对于大部分跨境电商来说,尤其是大量的无品牌溢价和无过多产品技术能力的企业来说,日常供应链活动过程大概如下:
采购订单-国内仓储及批量发货操作-国际运输-国外仓储-配送
跨境电商企业如何实现供应链管理,一般有以下4个要点:
库存管控
对于很多用海运运输的卖家来说,时间长是个难题,如果考虑到MOQ,以及经济订货批量,库存只会放大,而不会缩小;另外就是线上电商方式销售,可能随时发生断崖式销量下跌,或者上涨,这其中原因多多,这意味着卖家SKU越多,真正稳定抗风险的SKU则越少,而库存又只会放大而不会缩小。
这样说下来,即使小批量多批次频繁补货,库存能做到90天周转一次,已经是优秀中的优秀了,而做到180天周转一次、360天周转一次的企业则是数不胜数,库存管理不能不成为首要的管理难点和要点。
物流费用
即使出口都通过海运,加上清关税金、国外派送,对于大部分低价格卖家来说,总物流费用占比销售额,低于15%则算是跨境电商中的战斗机水平了。既使如京东商城在国内的自营电商业务,物流履约费用占比销售额也有高达8%左右。
《跨境电商与国际物流:机遇、模式及运作》这本书在2015年对于国内大部分主流大卖家的调查来看,物流费用占比销售额普遍在20%~30%。
可以说物流费用的高居不下,也是跨境电商企业不能忽略的痛点和要点之一。
供方管理
对于供方管理,其实我在《从开会想到供应链交付》《再谈供应链交付》里都有提到种种乱象。现在大部分跨境电商的供应商,都是珠三角、长三角很多中小企业,这些中小企业,只是为了赚点钱生存下去,说有什么中国制造的理想,也许他们夜深人静时候,内心深处某个瞬间会泛起那么点感觉,但表面上和行为上是完全看不到。
因此质量、交付可靠性、交付速度等各方面,既不懂怎么管,也没想过现阶段该怎么能够一步步管好。
而供应商的输入,是供应链链条执行层面的第一段,没有好的输入,尤其对于库存的负面影响,那是不言而喻的。
供应商的管理,其实不仅是管理了,而是供应商的成长,也是跨境电商企业的重要痛点和要点之一。
人才&流程
最后是人才&流程,跨境电商作为新兴成长的行业,前前后后也不过这十年内的事情,高峰也不过是2015年前后开启的。
大部分跨境电商企业,不管规模大还是规模小,外表看起来很壮实,不过就是虚胖,既没有供应链人才的积累,也没有多少流程的沉淀。
甚至部分跨境电商小企业主认为全公司人员都是垃圾,只有自己最厉害,这样的企业和老板能够生存到今天也可以算是上帝的疏忽了。
不能认识到一步一个脚印的成长、量变到质变的道理,一味的追求速成,以巨婴的行为为追求目标,这对于未来的持续成长会是致命性的问题。
既使如华为、阿里巴巴这样的国内明星企业,10年前虽然不是高校优秀顶尖毕业生的优先选择,但是这些企业10年如一日的脚踏实地的重视和建设,今天他们的人才储备已经是他们立于不败之地的重要基础。
因此,人才和流程,也是跨境电商要从思想上重视的要点,而不是技术层面关注的要点或者是自娱自乐的喊口号。
相关文章推荐:供应链是做什么的?如何做好跨境供应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