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但凡跨境卖家和传统外贸老板交流时,都能感受到,那种迫在眉睫的焦虑,明明之前有那么多订单?现在说消失就消失,成本、材料还有人工,都像座大山压在工厂主的身上;
事实上,2015年,传统外贸行业, 就已经出现利润 持续下滑的情况,只是当时全球经济还算景气,中美贸易战也没有开始,很多工厂靠着原始的客户资源,感受没有那么深刻。
前段时间,大家也看到了8月份的外贸数据,已经连续四个月下跌, 数据显示,8月我国出口2.04万亿元,环比增长1.2%,同比下降3.2%,。所有疑问的聚焦点——都在“未来” 两字: 外贸出口的未来到底在哪?在世界经济圈里,中国产品未来还会有市场吗?未来我们还有竞争力吗?点击此处咨询,送市调报告。
我们在得到答案前,可以了解几个事实:
全球经济下行成为不争的事实
全球航运巨头马士基,近日也发出警告,全球贸易萎缩的时间和程度可能比之前想象的更长,欧美需求在下滑,全球经济进入周期性调整,但凡是出口导向型的国家,十国九降,韩国、越南、印度、巴西,甚至德国、日本都在一路下探,中国出口也难以幸免。
中美脱钩只会继续恶化
贸易讲究的供需关系,美国作为我们曾经的第一出口贸易国,已经跌至第三名,东盟却跃升到第一位,有个数据很明显,在2018年中美贸易战发生之前,对美出口的占比一直保持在20%以上的水平,2022年,这一比重已下降至15.04%,况且,对美出口还在双位数下跌。
一旦美国没需求了,最惨的是中低端制造业,比如我们的快消品,我们的服装鞋帽,都是依据欧美人的生活习惯和尺寸来生产,如果对美出口失守,你的产品卖给谁?
而中美贸易战一旦开始,就不会轻易结束,日本就是前车之鉴。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美国就对日本发起贸易制裁,时间长达40年之久,从60年代的钢铁制品,到70年代的彩电,再到80年代的汽车、半导体、电信等多个领域,都曾出现大规模的贸易摩擦,历史总是惊人地相似,当年,美日脱钩,日本也曾提出过提振内需,无奈人口基数事实摆在那,与中国国情无法相提并论,所以直到触发了日本经济泡沫,这也让日本GDP增长深陷泥潭。
世界供应链转移的拐点来了
从90年代开始,我们的外贸结构,多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而全世界的订单之所以高度集中在中国,除了完善的产业链格局外,最大的因素,就是人工便宜,可以将利润最大化。纵观全世界的供应链转移,从美国到德国,德国到日本,日本到亚洲四小龙,其实道理是相通的,哪里有便宜就去哪里;如今,中国的人力成本显然已经无法与东南亚国家比,未来,中国中低端产业链生存,长期来看,只会持续下行,即使短期回暖,也是昙花一现。
国家一旦开启产业链升级之路,就只有两条路,要么顺利跨过去,进入高端制造业行列;要么就像巴西、阿根廷一样,转型失败,被动陷入中等收入陷阱。当下,我们正处于中国制造业转型的阵痛期。
那未来是什么样呢?点击此处咨询,送市调报告。
未来一定是场血腥的淘汰赛,停滞不前的中低端企业开始消失,正在升级的中低端企业,参与全世界产业内卷;暂且安全的,是技术密集型产业,他们用硬实力,建立了护城河,像华为也用mata60 告诉世界,只要给中国企业留存空间,就会顽强生长。
(编辑:江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