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亚马逊卖家来说,流量来源除了商品推广、品牌推广、搜索结果页、帖子(测试版)、亚马逊直播、展示型推广等站内渠道,还有由展示型推广等带来的站外流量,而无论流量从哪来,对我们来说,流量最终都会聚合在落地页上。
虽然来源途径“五花八门”,但我们可以根据消费者的四大购物阶段,建立流量漏斗,并以此来明确我们的广告目标:
在曝光和点击达到一定的量,为我们的产品和品牌积累较多的流量时,如何才能完成流量的“优中选优”,并且最大化转化为销量呢?这就需要读懂流量背后“隐藏的”消费者需求!
此时,我们可通过使用品牌分析工具,亚马逊关键词搜索来帮助我们!
如上图所示,亚马逊关键词搜索功能可为我们展示某个搜索词的“热度”,我们可结合搜索词、搜索频率排名,从热词中摸清消费者的需求。
举个例子:
• 通过热度较高的大词,来了解消费者对品类的喜好,以此作为我们确定重点推广品类的参考依据。
• 借助搜索频率较高的长尾词,获取消费者比较看重的功能词或场景词(比如颜色,功能,使用场景等),将此部分长尾词作为我们的投放关键词或在Listing、品牌旗舰店、A+页面设计中重点突出。
明确好消费者需求后,我们就可跳出旺季“低价旋涡”,通过广告将“定制化”的创意内容送到消费者眼前,让消费者感受到“私人化”的购物体验。
现在!亚马逊品牌推广视频创意格式升级了新功能!当你选择品牌旗舰店作为品牌推广视频广告的落地页面时,你可以选择在广告中一次性展示1-3个产品,而消费者可通过点击产品直接查看商品详情页!
研究显示,传统的品牌推广广告格式中选择三个产品比选择一个产品的
我选择展示3个产品时,我的产品广告会出现在哪些位置?
选择2-3个产品展示的广告,可能会出现在搜索结果中间和下方位置。而选择1个产品展示的广告,可能会出现在搜索结果首位、中间或下方任一位置。
这么好用的功能,目前在哪些站点可以使用呢?
此功能已在21个站点上线啦!
我该如何利用好这一新功能呢?
在使用时可参考三点策略:
1.选择相互关联且与视频内容相关的产品
2.在旺季促销时采取“以老带新”
3. 在新品推出时展示同系列的多款产品(如某款新品防晒霜的不同防晒指数的商品)
在实践中,很多卖家都遇到过“多次返工”的情况。
究竟在提交审核申请前,我们需要完成哪些检查,才能让我们的广告“一次过审”呢!我们为你盘点了审核未获通过的常见原因:
● 自定义图片中添加了文本
● 自定义图片中插入了徽标图片
品牌徽标的广告位以外的位置额外添加了徽标
● 广告词的依据不充分
1、保修和质保用词表述不规范
2、功效方面广告词采用量化数据时未标明调查出处
3、使用不严谨的比较性表述
4、使用不准确的获奖表述
● 提及特定的折扣价格
价格(以金额列出)和○○价格(超低价格,低价格)也可能被审查拒绝,如下示例。
● 未设置特定假日或季节性活动的结束日期
请确保设置投放结束日期,避免向顾客展示不应季的广告
看完以上的流量转“单”技巧,你还想获得更多的旺季实操指南?Follow我们近期上线的「日本站广告解决方案」课程系列!你将能了解从找“关键词”到组合广告提转化,再到竞品调研等全套的广告操作!
数据来源:
[1] Wyzowl,2022 年 5 月
[2]传统的品牌推广广告包括品牌旗舰店焦点格式和商品集格式,图片包括生活场景和非生活场景;美国站点;基于2023年4月8日截至的7天数据
[3] 亚马逊研究,全球,2022年12月至2023年2月
[4] 亚马逊研究,全球,2023年3月26日至2023年4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