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马逊服务

国际商标转让

全球经济下行,美国通胀,跨境电商如何破局?

小编

近两年,由于疫情的缘故,美国了很多钞票来刺激经济,导致通货膨胀。众所周知,美元为全世界流通最广泛的货币,因此全球的经济都不免会受到美国的影响美国一通胀,全球经济就跟着通胀。

通胀对电商的影响

比如亚马逊要求入仓的卖家需在提交物流计划后的 90 天内将商品运输至美国的指定仓库,但超慢的物流导致许多卖家非常痛苦,因为货物在运输过程超过三个月,需要找到在当地能协助重新拆箱、打印并贴上新标签第三方物流解决标签和重新入仓问题。

不仅如此,许多买家在得知跨国物流遭遇延迟之后,在电商购物的过程中,也会刻意避开来自国外的商品,以免自己需要等待过长的物流时间。

1. 超慢的物流速度

因为美国的现金补贴,导致美国的劳工严重缺失。比如去年,因为大量的卡车货运司机没办法上工,导致超量的大型邮轮货柜滞留在北美的各个码头,严重影响了原料供应。这个现象直接让许多中小电商面临“超时”的物流订单。

2. 原料上涨

因为疫情、物流以及战争带来的能源的影响,全世界的原物料价格都在上涨。如果卖家销售的产品是低加工的产品,又或者没有品牌影响力,就会很容易被上涨的原料价格卡住利润空间。

3. 变相鼓励买家下单

据有关方面的统计,计划性购物(非冲动性消费 / 比如类似双 11 这种购物节集中囤货)的比例从 2021 年的 60% 升高至 64%。因为通货膨胀变相提高了日常的消费,使得消费者们更期待在购物节等活动中一次性“囤货”。

4. 需求仍在,只是消费习惯改变

虽然通货膨胀持续影响经济,但是消费者对于消费的需求不会改变。

消费者想买、必须买的东西,仍然会下单。但是因为经济低迷的影响,所以自然也改变了消费者的下单习惯:可能会有更多的消费者尝试“先买后用”、“分期付款”等付款方式。这些付款方式,可以减轻下单的心理负担,也打消潜在顾客的疑虑,鼓励他们下单。

或者结合上一条因素,增加看起来划算的折扣、参加电商平台的大活动,都会给消费者营造出一种“赚到了”的感觉。

跨境电商如何破局

1. 关注平台购物季活动

前面提到,通货膨胀后,消费者更加重视在购物节中进行消费行为,所以在购物活动开始前,就应该开始准备行销,促使买家关注你的产品。

可以借由提供小额优惠券或者小赠品的方式,鼓励消费者关注、收藏商品,甚至邀请买家预先将喜欢的商品加购物车,然后在正式购物当天火速结帐抢好礼。

2. 使用优惠券,刺激销售

优惠券的优势是创造出时间的紧迫感,因为大部分优惠券都有使用期限,为了能不让这“捡来的便宜”失效,买家会在规定的期限内多浏览店铺内商品,等同于增加了商品的曝光度。

卖家要利用好折扣的门槛,才能发挥出优惠券的价值。

现在主流的优惠券是“有门槛优惠券”,如:满 300 元 50 元。

3. 出售二手商品,开拓市场

在不少人眼里,“二手商品”既有商品价值,同时价格也更“美丽”。所以对于卖家而言,二手商品也是一个在通胀时代可以关注的市场。

从卖家的角度来说,这是一个清理瑕疵品、滞销商品的好时机。

如果瑕疵品只是因为外观受损而不影响使用,卖家可以积极地在店铺平台设置“瑕疵、福利品”专区。此类商品一般可以设置在原价格的7折左右,如果价格太低反而会影响非瑕疵品的销售。

滞销商品,也可以放在活动专区,以略高于成本的价格出售。清空滞销商品的目的不仅是为了“回收成本”,更重要的是避免“仓储、管理”这些未来可能会耗费在这些商品上的费用。

4. 以多元产品线、可负担得起的价格满足需求

从两年前开始,Apple 每年推出的 iPhone 系列就开始有 4

除了基本款,还会推进阶的 Pro,大屏幕的 Pro Max。这其中的一个原因,就是 Apple 想满足不同用户的使用需求。

卖家需要了解自身品牌的使用群体和消费水平,适时拓展自己的产品线,如果能创造出“大家想要的功能你几乎都有,但价格更便宜”,那就能轻易打开销路,开创这个价位最具吸引力的产品。同时,也可以让高阶产品线“有价值”——保证有足够的利润空间、品牌价值,不会单纯沦为只做低价的品牌。

对于许多功能性商品来说,消费者可能更在乎具有美感的设计和具有性价比价格。卖家需要注意用户对于使用和价格之间的取舍和平衡。

5. 调整利润结构

电商除了要扩大订单收益之外,调整好企业的利润结构也可以让卖家及时地对各种市场波动。

正如此次通胀,电商要做的不仅仅是调整销售策略,更是要面对波动的原材料成本、物流成本等等。

品牌应该选择树立好品牌价值,用品牌溢价获取生存空间,避免打“价格战”。因为经济发展规律下,成本只会越来越贵,维持低单价只会让卖家在遭遇更严重的通胀危机时雪上加霜,更有可能在“薄利多销”的过程中被高昂的物流、金流费用压死利润空间。

在线客服系统 在线客服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