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马逊A9算法
一、A9算法关于“三思”的定义
“三思”是A9算法的基础框架,“后行”是A9算法基于框架的行为准则,这是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
1. 何谓“三思”
三:A9算法三大核心支柱
思:A9算法四大原理
A9算法三大核心支柱
(一)相关性
(二)转化率
(三)顾客满意度和保留率
三大核心支柱动静结合的关系
静态数据:相关性
动态数据:转化率/顾客留存率
常规的营销落地页的所有指标(标题/ST/图片等)以及关键词seo匹配的索引更改等,影响着系统对于展示产品的认知,继而影响到推荐的流量(人群/阶级/喜好等)最终导致销量下降。
同理,广告SEM的相关动作,影响到广告位/CPC,进而导致转化率的过低。
所以我们在分析判断落地页和广告优化动作的时候会将每个可能影响到排名的因素进行倒推,通过分阶段动静交替的测试方法最终找到突破口。
BSR=销量=相关性+转化率+顾客留存率
BSR=销量=产品SEO+广告EDM+搜索词排名
BSR=销量=(标题+五点+描述...)+(价格+主图+评论...)+(ODR+POP+库存...)
运营的难度在于销量的预估和控制,影响BSR的并不是某一天突然拔高的销量,而是稳定并具备连续性,排名归因期按照7/14/150天逐步累计计算销售速率。(操纵排名)
A9算法四大原理
其实“三思”是一本亚马逊内外兼修的强大武功秘籍,“三”是横练筋骨皮,“四”就是内练一口气,是支撑亚马逊逻辑框架的核心。
所以说,四大原理就是亚马逊落到实处的规矩。
挑重点:
(一)四大原理=收录+匹配+搜索+流量
1.收录:
告诉算法你的产品是什么(初始收录标题+ST+节点,以及后续的二次收录会少部分抓取五点/描述/QA等词,部分特定类目会抓取后台框的部分选项,但绝大多数的权重在标题和ST)
收录的词一部分会被算法用来作搜索词,一部分会被用来作分类,但两者都会被算法作为链接的判断。
搜索词:
分类:
值得注意的一点,标题/ST/五点等字符的上限,代表着算法对于链接的收录和跑词是有划分和界限的,搜索关键词的逻辑全部由你文案埋词的AB/ABC/ABCD组合产生。第一是为了防止垄断;第二是为了减少大量否词;第三是为了精准定位,防止无效曝光浪费资源影响顾客体验。
所以经常很多人遇到的情况是,为什么我的关键词没有曝光,那么不妨反查下ASIN的收录词,运用特殊手段或高广告进行强开。
1. 匹配
原理等同于三大核心的相关性,区别在于一个是产品的相关性,一个是基于搜索词的相关度。同一个关键词,使用/点击/转化/排名越高的词越相关。
比如新产品上架,系统会对整体的相关性/转化率/顾客留存率等维度进行一个质量打分,而后根据顾客点击/加购/转化/售后情况重新纠正原先的数据,继而影响到链接整体的数据波动。
所以点击高,转化好的的产品会不断增加listing权重,根据亚马逊的“飞轮理论”,我们在开广告的时候就可以明确目的,鱼与熊掌不可兼得,新品期没权重所以要用固定去测试市场/消费者的反馈作出合理判断,流量足够了就需要采用仅降低开源节流排除无效点击拉高转化率,转化率符合预期就要用动态增大曝光。
2. 搜索
①历史所积累的搜索源头很重要,竞品页面和搜索框累计的转化比其他转化要高;
②分时调价,跟踪市场上在你前面竞对的广告数据,在他烧预算的时候打长尾词推动大词排名,在他们弹尽粮绝的时候烧核心词or大词(这会是未来运营的方向);
③集中力量办大事,1个词出十单,和十个词各出1单所带来的效果是不一样的;
④ACOS并不是评判词是否匹配产品的指标,应当关注相关度和转化率,以及这个词下的好评率;
⑤别把搜索词的定价区间高出建议区间太多,会被判定为垄断,且需要依据CPC制定合理的预算,否则也会出现跑不动的情况;
⑥第一页占坑率:BSR1-3 100%,4-20 35%,21-70 14%,71-400 0.9%
第二页 占坑率:4-20 35%,21-70 14%,71-400 0.9%,401-2000 0.2%;
⑦并不是排名越高带来的产出比就越高。
3. 流量
站内外流量入口
2. “A9”2022的变化
1. 递增量打法依然适用于目前的算法,且是符合算法更新后的逻辑。新品刚上架靠站内外快速引爆会导致产品崩掉;
2. 随着市场份额的蚕食,亚马逊正在对产品价格的权重进行调整,“小而美”并不能很好发挥FBA的优势,所以高货值产品会成为一种对抗沃尔玛的杀手锏;
3. 千人千面的概念类似于国内的“兴趣电商”,但至少在回溯型的广告上面并没有产生很大的作用,SP广告依然会是未来几年的主流。(测试版,不需要深究)但是倒推逻辑,精准的流量分割就意味着我们对于运营的精细化更需要有微观的把控,所以未来的局面将不仅仅是面对相同类目的竞品,而是更加宏观的流量厮杀。对于未来,就是尽量刻画产品人物画像,和深耕垂直;
4. 更注重站外流量(流量不够啦),权重相较于以前有提升,未来的运营手段就是站内外结合的方式进行推品;
5. 产品排名会受到地理位置/历史流量/历史搜索的影响;
6. 差评的权重在逐渐增加(可以感受到);
7. ST的权重将逐步去进行一个升高,这和之前的算法是有区别的。
Thank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