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旦过后的第一波新冠感染快速过峰,稳增长政策持续发力,让国内宏观经济复苏进入第二阶段。
国内疫后复苏的成果如何?有哪些明朗又积极的宏观面信号?近期哪些行业值得关注和投资?
艾凡咨询这一期将聚焦国内经济形势,谈一谈国内后疫情时代的投资机遇。
一、2月以来国内宏观面积极信号频现
政策
2月24日央行发布的《2022年第四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表示,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精准有力,着力支持扩大内需。
消费
元旦后全国第一波感染快速过峰,消费修复的趋势更加明确。餐饮、电影、旅游、商品的销售都在1月春节的时候达到了新高,修复明显。
房地产
稳地产政策,坚持“房住不炒”,在房地产政策边际改善的带动下,居民改善型住房需求得到了支持。地产销售的破冰从二手房市场开始。后续,二手房市场的热度可能会带动一手房的销售。
从宏观基本面的角度来看,政策驱动,消费回暖,大约是从2022年10月开始,就是经济触底反弹、进入复苏周期的开端;按历史周期来看,一个季度过后将进入第二阶段。
目前就是此轮复苏的第二阶段,可以进行一些投资部署。
二、关注疫后消费复苏行业——旅游、酒店和餐饮
疫后恢复阶段,促进消费是近期中央政策关注的重点。春节期间消费需求集中爆发,复苏趋势得到进一步验证。目前消费行业还在“复常”阶段,还没达到真正“复苏”的状态,可以现在考虑配置资产等待全面复苏的时刻。
餐饮
短期来看餐饮需求会率先修复,随着经济活动预期改善,商务、宴席需求后续有望进一步增多。
旅游
美国驻华大使馆签证中心官网显示,在上海、广州的美国签证办理点,截至7月31日的名额均已约满,而八月九月暂时不能预约。
携程报告表明,在携程平台上预订2月至3月国内自由行产品的订单量同比增长450%,跟团游预订量同比增长189%。欧盟、韩国等取消入境限制,中国与马尔代夫签订免签协议等,国际游限制缓和。
酒店
旅游的逐渐复苏,同时带动了酒店回暖。三年旅游积攒的需求在节假日继续释放,现在尚且是往年的旅游淡季,携程等网站的订单量已经超出预期,等之后进入旺季,酒店价格或将更高。
三、走国产替代路线的数字经济和新能源汽车
看国家的战略方向,2022年10月26日,国内二十大报告重点强调了科技和安全,提出“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发展格局”。在此指导下,可以推断出政策利好“安全”+“科技”,意思就是科技行业要大力发展国产替代路线,筑起我国科技安全的护城河。2023年,此类行业可以聚焦到数字经济和新能源汽车。
数字经济
国内人工智能的进化加速数字经济发展,海内外科技巨头已经积极布局,比如刚刚爆火的ChatGPT。
而数字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基础硬件、基础软件、应用软件、信息安全等,这一系列产业链的本土化趋势明确,国产替代会加速。
新能源汽车和背后的低碳经济
这两个是当下现代化建设的重中之重,许多省明确了新能源配置储能的要求,带动了内需扩张。
虽然2022年12月31日之后,购买新能源汽车不再享有补贴,但全国各地相继出台相关政策,用投放消费券、刺激置换的方式,支持新能源汽车的消费,有力地撬动了潜在消费群体的消费需求。
因此,艾凡建议:近期国内可以适当关注疫后消费复苏行业,重点关注旅游、酒店和餐饮;以及走国产替代路线的数字经济和新能源汽车。